在傳統的考試閱卷中(指沒有采用網上閱卷的傳統閱卷),不少學校會為學生設計動態的考號。何謂動態?是指該考號是與學生考試時的考場號和座位號有密切關聯的,這樣的好處是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考號方便的得知自己的考場和座位號。比如某學生的考號是20200102,末尾的4位中,01指1考場,02指2號座位。如果下一次學生的考場信息變了,那么他的考號也會隨之變化。
如果采用網上閱卷,學生的考號有了變化,則每次考試前都要更新學生的考號信息,會略顯繁瑣。所以我們不建議在網上閱卷時,使用動態考號,而應該為學生固定考號,即考號與【考場號座位號】是相互獨立的。這樣的方式優點很多。學生可以在一定相對長的時間考號是固定,方便學生記憶,學生在填涂時也不容易出錯。如果是打印的條形碼考號,也會方便一些,可以一次打印出來多次考試用的條碼標簽,而不用每次都需要錄入采集相關數據進行重復操作,可以提高效率。與考場座位無關的考號設計,也能(如果采用了我們建議的考號編排設計)方便的根據考號就知道學生的年級班級信息,如:190824,為19年入學的,08班的第24位學生。當然如果用固定考號,則每次需要為學生公布、張貼出考號與考場座位號的對應關系,這一點應該注意。
上圖就將3個班級的學生分布到了3個考場中。張姓同學均為1班,李姓同學均為2班,王姓同學均為3班。通常該信息需要公開張貼出來告知考生。
下邊提出一些我們答卷網的學生考號的編排設計建議。
如果是學校自己考試,通常建議設計為6位的考號。前兩位指示入學年份(即年級),中間兩位指示班級,末尾兩位指示班內學生編號,這樣理論上可以指示99個班級,每個班99個學生。考號盡量短些,這樣學生在填涂時不容易出錯。建議前兩位不要用年級,如07,08,09代指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因為學生升級時,考號又要變了。所以把年級轉換為入學年份是比較合理的。
比如學生的考號是 20 02 04 ,20指為2020年入學的高一新生,02為班級號,04為班內編號。
比如學生的考號是 19 08 24 ,19指為2019年入學的高二學生,08為班級號,24為班內編號。
如果是為聯考編排,通常是在前兩位另上學校指示位。03 20 02 04,最前邊的03指示某一個學校的編號。
如果有條件的學校,每次考試是采用條型碼考號,不用考慮學生填涂考號出錯的情況,那么學生的考號可以采用教育局的學籍號等重要編號,這樣可能方便考試數據的后期對接。
我們也為用戶提供了一個 可以考場排座位軟件。詳見:http://www.0816zl.com/tutorials/show/1ed6v7Pd8P5ywQgY